請參考說明填寫,並隨身攜帶,以便發緊急狀況聯繫使用。
臺灣地理環境特殊,無法避免颱風與地震等天然災害,屬於高災害潛勢地區。一但發生大規模災害,交通及通訊往往陷入混亂且可能中斷,家庭成員的團聚,常常會有所困難,此時凸顯『家庭防災卡』的重要性。透過家長、學生的共同參與討論及填寫『家庭防災卡』及『防反詐騙緊急聯絡卡』並攜帶於身上或皮夾裡,使問題或災難發生時便於聯絡親人,更因彼此互動及參與防災教育課題,讓防災意識向下扎根。
註1:緊急避難所 (災民收容所):請參考填寫。
註2:防災公園:請參考填寫。
註3:緊急集合點:當災害發生時,家人緊急集合的地點,小規模災害(如公寓火
災、小震災),時,家人會在住家外的適當地點(如家旁的小綠地)集合,但
大規模的災害,可能連住家附近都不太安全,家人就必須在稍遠一點的社
區外(如學校、公園)集合。
註4:緊急聯絡人:小災害時,同一城鎮(本地)的親友足以協助家人(聯絡、醫療
照顧、收容安置等),但大災害時,可能需要外地的親友過來幫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